【引言】农业创业故事(精品多篇)为的会员投稿推荐,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。
农业创业故事 篇一
10月8日上午十时许,石家庄中山路上的一家包子店前就排起了长队,一个头戴帽子,身穿围裙的售卖员正在熟练地给顾客装包子,另外3位师傅在厨房紧张有序地包着包子。这个由四个90后大学生开的包子店,每天能卖包子4000个。他们去年11月底开第一家包子店,截至到今年10月份,已经开设7家直营店和12家加盟店,每天卖出6万个包子。
别看现在红火的生意,提起创业郜少乾深有感触,起初可是很艰辛。
郜少乾,1993年出生在河北一个普通农村家庭,父母好不容易供着上完大学,可没想到他却要去卖包子。在大学实习期,郜少乾就已经开始琢磨起创业这件事,后来有一次和朋友出去,路过一家包子店,里面卫生挺差,口味也不好,折让这位年轻人停了下来,“中餐就应该是这种形象吗”“包子这一中华传统美食应该被弘扬”“是否能将包子规模化”,带着这几个问题,回去之后郜少乾从网上查阅大量资料,最后发现包子可以最为创业一个项目,投资小,回本快,可规模化。
拿定主意后,郜少乾开始寻找合伙人,“我找了30多个同学,求他们跟我一块做这件事情,他们都说我脑子进水了”郜少乾笑着对记者说。最后在郜少乾劝说下,终于最后有三个同学跟他一块做包子。
在接下来的一年里,四位合伙人分别前往天津、山东、河南、上海、杭州等地学习手艺,并且郜少乾很荣幸拜天津王师傅门下,最后学成归来,四位合伙者再将这些配方加以研究,实验,并结合当地口味加以调整,形成了今天的独特配方。
在开第一家的前,他们尝遍石家庄市60多家包子店的包子,并对这些包子店做了详细调研,从经营模式、价格等,最后对自己的店面和包子做了准确的定位。创业前期工作,耗尽了几个小伙资金,只有借钱开店。“一年准备工作,耗费我我们资金,我们又东拼西凑借了3万开了第一家店”很快他们找到一家菜市场简易房开始了他们的创业。
由于包子好吃,干净卫生,很快受到市民喜爱,顾客纷纷排队购买。“我记得最忙的时候一天睡2个小时”创始人之一的李成楠对记者说。
很快他们又开设分店,接下来一发不可收拾,在短短10个月时间里,他们开设了7家直营店和12家加盟店,现在每天卖出6万这包子,几个小伙子一年挣了将近120万。
谈及创业感悟和未来,郜少乾说:“创业很艰辛,但我知道付出就有回报的,努力就行;说道目标,我希望今年能开设50家门店,让更多人吃上我的良心包子。”
8月7日上午十时许,裕华路上的一家包子店前就排起了长队,一个头戴帽子,身穿围裙的小伙子正在熟练地给顾客装包子,另一个小伙子在厨房紧张有序地包着包子。这个由四个90后大学生开的包子店,每天能卖包子4000个。他们去年11月底开第一家包子店,8个月后,已有两家分店,三家加盟店,每天营业额可达近万元。
大学毕业后对工作不满 萌生卖包子想法
调馅、擀皮、包包子……一系列流程在几个男生的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,娴熟、流畅。不一会把蒸笼装满包子,这时也不能稍作休息,门外的长队促使他们继续为下一蒸笼包子准备着,即使这样仍免不了一些顾客的抱怨。
“等半个小时了,还没买上包子!”一位阿姨率先表示不满,但仍在高温下继续等待。“这儿的包子味道还不错,自包子店开业后常来买包子,但是每次都需要排队很长时间。”她告诉记者。
“本着良心,希望用最传统的工艺和最天然的食材,还原包子最原始的味道”的宣传语贴在包子店的设备上。店主之一郜少乾说,这是他们开店的宗旨,也是这样做的,“每天都用新鲜的蔬菜,精心挑选的肉来包包子”。
1993年出生的郜少乾和郜少坤是双胞胎兄弟,他们和同龄人李成楠、胡会乾同是去年毕业于石家庄一所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学生。四人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,都是按部就班地实习、找工作,所从事的工作都是销售类的。“经常需要出差,四处奔波,虽然工资不算太少,但是一个月下来也所剩无几。”首先想要改变现状的是郜少乾,他想用所学专业干点事儿。
去年5月,他和同学在毕业前聚餐时,看到一家包子店卫生状况令人堪忧,便萌生出卖包子的想法。“卖包子在大家心目中是一个比较低端的行业,而且不太注意卫生状况。”郜少乾说,他想卖包子改变现在的状况。他把想法告诉同学,并询问是否愿意跟他合伙卖包子。郜少乾说,很多同学认为卖包子不会有前途,而且又苦又累,都拒绝了他,只有同宿舍的三个人决定同他一起卖包子。
从此,四个小伙子开始为卖包子做准备,他们去大街小巷考察,看包子店的选址、统计人流量等,同时也尝了不下60家包子店的包子,总结本地人喜欢吃什么馅的包子,并品尝味道,也给自己定一个目标。
后来,郜少乾在亲戚的介绍下去天津跟一个做包子不错的师傅学习。对于一个几乎从不做饭的小伙子而言,学包包子不是件简单的事,中午大家都休息时他还在练。他白天学习,晚上把学到的手艺打电话告诉同伴,同伴在家里练习调馅、包包子。
“最初调陷时,放多少盐都掌握不好,火候不是大就是小,总是失败。”李成楠说,为了保持包子大小和馅量的一致,专门买来一个小秤,包之前来称一下每个面皮和馅,面皮重了就拽一块下来,轻了就再补一块。“练习包包子那段时间几乎天天吃包子,很多时候包得不好,也不好意思送人,只好扔掉了。”李成楠说,在开店前他们练了上百次包包子。
去年11月底,四个人在翟营大街租住的房子附近的一个便民市场,找了一个12平方米的门脸房,四人凑了1万元左右,又置办了和面机、压面机、操作台、蒸箱等设备,大学生包子店便开张了。
开店8个月后,日营业额达近万元
开店后,四个人每天5点多就起床,先买菜,在家洗菜、切菜、调陷。四个人在店里也有明确的分工,一个人压面,一个人卖包子,两个人包包子。一天卖包子结束后还要收拾,洗刷蒸笼多遍等,直到晚上11点才能睡觉。
但刚开始并没有想象的顺利,各种问题不断。“最初发不好面,面太多膨胀不起来,也把握不好每天的所用面和菜馅的量。”郜少乾说,有时会剩很多包子,只好倒掉,有时正卖着包子,突然没有面或馅的了。
“切菜常切到手,手也常被设备上的棱角划伤。”李成楠告诉记者,每天都很累,生意也并不是很好,有时也会沮丧,但大家相互鼓励,“既然已经开始了,不能半途而废”,就这样坚持了下来。
两个月后,终于有了改观,包子味道越来越好,馅的种类越来越来越多,慢慢地买包子的人每天都排起长队,很多单位还开始订员工餐,有的家庭聚会时会打电话订上几十个包子。
渐渐地每天包子供不应求,他们便开始琢磨开分店。今年5月,他们在裕华路上开了第二家店,从开业起顾客都排起长队买包子。6月开了第三家店。期间有人找他们谈加盟,目前还有三家加盟店。现在每个店每天能卖4000个包子,三个直营店日营业收入达近万元。
准备年内再开50家包子店
自从开分店后,他们开始雇人包包子、卖包子。但是为了保证质量,买菜、洗菜、调陷、洗蒸笼等工作仍是四个小伙子亲自做。但店中常常面临人手缺乏的状况,他们仍会帮忙包包子。
随着包子店的扩张,很多人都对几个小伙子投来赞许的目光。“这几个孩子善良,能吃苦耐劳,靠自己的努力卖包子自力更生挺好的。”在店中包包子的张大姐说,自己挺佩服他们。
然而,几位家长对自己孩子卖包子都持否定态度。李成楠告诉记者,家人知道他卖包子后,常劝他们另找工作。“他们觉得大学生卖包子不体面,跟不上大学没啥区别,不会有出息。”李成楠说,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,随着生意越来越好,最后父母也妥协了。而郜少乾却没有那么幸运,至今因卖包子仍与家人处于僵持状态。
“父母曾说过如果我再卖包子就‘断绝关系’,我也半年没有回过家了。”郜少乾说,他虽然理解父母,但并不觉得卖包子低人一等,“包子”像其他的东西一样就是产品,把产品做好就是他们的目标。他正是运用自己大学所学的知识,做各种分析,不断提高产品质量,得到人们的认可。他还要更加努力得到家人的认可。郜少乾告诉记者,他们正忙着注册公司,其中一个同伴去南方学习新手艺,希望可以增添包子口味,给市民更多选择。“随着店面的扩大,以后还会去学习经营管理知识,不断提高自己。”郜少乾说,准备到年底再开50家分店店,此前他们已经开始做公益事业,经常去敬老院、福利院送爱心包子,以后还会定期做更多的公益事业。
农村创业故事5篇经典荟萃 篇二
陶山人
陶山镇有一位水族玩家徐启多,3年前开始接触魟鱼繁殖买卖,赚取第一桶金后,开始经营养殖场和水族馆。如今,他家养殖场里的魟鱼存活率高达99%。说起未来规划,他说,希望大力发展家乡的生态农业,打造一片生态教育基地,建一座青山绿水间的农业观光园。
据了解,魟鱼是一种卵胎生鱼类,每条价格高达万元以上。这种稀奇鱼种长什么样?日前,记者来到徐启多的养殖场一探究竟。
在国内水族玩家的眼中,徐启多是位知名人士,他因养殖水族行业中珍贵鱼种――魟鱼而闻名。别人养殖魟鱼存活率一般在50%,而在他的养殖场里,魟鱼存活率高达99%。
前日,记者慕名来到了陶山荆谷的启多养殖场。“马上就要从国外进口德国品种的魟鱼种鱼,3条种鱼需32万元。”45岁的徐启多坐在6米多长的水族馆大鱼缸前,介绍起自己养殖魟鱼的经历。
2015年,自小喜欢养鱼的徐启多在马屿会市上买了个小鱼缸和几条小金鱼,可是养了一段时间后,小金鱼全部死了。他是个不服输的人,决定挑战高难度,不久后,从广州鱼市买了3条魟鱼。
“可能是从小喜欢养鱼的情结在鼓励我,当时一下子花了9万多元,买了3条小魟鱼,二母一公。”徐启多介绍,和其他鱼类不同,魟鱼是卵胎生动物,也就是体内孵卵,魟鱼宝宝的卵要在母体内发育成新的个体后,才产出母体之外,就像胎生动物,每次繁殖数一般为两三条,最多可达5条。
这3条魟鱼在徐启多的悉心照料下,不久就生了3条小鱼,每条小鱼卖出了1万多元的高价。他高兴坏了,养魟鱼不仅找回了童年乐趣,还赚到了钱。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魟鱼在水族行业中属于高价格的鱼类,深受鱼迷追捧,魟鱼的主要品种有皇冠黑白魟、黑帝王魟、满天星魟等,养得愈大身价愈高。刚出生的幼魟售价约1万元,饲养1年后,可长到30厘米左右,价格就会成倍上涨,一条观赏性较好的魟鱼,价格动辄几万、几十万,外形漂亮、特殊的甚至可达上百万元。
徐启多介绍,魟鱼主要以泥鰍、河虾等为主食,“身价”虽高,但只要控制好水温、水质,并不难养。从养殖3条小魟鱼开始,如今,他的养殖场有长1米多的小鱼缸17个,3米至6米的大鱼缸3个,魟鱼种鱼45条,小魟鱼约50条,总投资250多万元。
“每月水电、鱼饲料等开销近万元,魟鱼售往全国各地。”说起如今的魟鱼养殖规模,徐启多说,赚钱还是次要的,他一直关注生态农业方面的建设,想为家乡的绿色观光事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。
徐启多坦言,未来想建一座绿色农业观光园,打造了一片生态教育基地,让城里的孩子也到我们陶山看看。“荆谷一带青山绿水,自然环境优美,栽种花卉、蔬菜,再加上采摘、垂钓等休闲观光活动,孩子们可以在生态教育基地里边玩边学,寓教于乐。”
农业创业故事 篇三
提起大学生创业,不少人会想到电子商务、信息技术之类的高新产业。然而,在舟山市定海区,浙江海洋学院的4名大学生却挑中了又脏又累的水产养殖,他们不挑梭子蟹、大黄鱼这类“高大上”的海产品,偏偏和灰不溜秋的泥鳅看对了眼。2013年起,从负债40万元到年收入上百万元,从最初只想赚份“打工钱”到如今养殖基地扩张到省外,泥鳅远销海外……两年来,4位“泥鳅兄弟”凭着一股韧劲,泥巴里翻出了“大动静”。
象牙塔里“泥腿子”
寒冬里的定海区白泉镇小展社区的泥鳅养殖基地,王小军、贺龙兴、胡秀峰3人正在整修池塘,为来年生产旺季作准备。而贾兴鲁则在江苏连云港的合作养殖基地照看着。
“泥鳅兄弟”4人,是浙江海洋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的同班同学,其中3人2013年毕业,而王小军继续读研究生。毕业之际,他们4人的想法出奇地一致: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。“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,我们正好用所学的水产养殖技术,打拼一份自己的事业。”
创业,不能跟风。在舟山,大黄鱼、梭子蟹等海产是百姓最为喜爱的餐桌美食,市场大、销路好,吸引了众多水产养殖户。可王小军他们偏不愿去大碗里与别人抢食,决定养殖不起眼的泥鳅。“大学期间,我们跟着导师做过泥鳅养殖的课题,对传统泥鳅养殖存活率低的难题有所突破,这也是我们决胜市场的法宝。”
土地承包费、设备投入费、基地改造费……估算下来,创业成本居然高达40万元之多。“我们几个都来自农村,家人没法给我们太多支持。”王小军说,筹集资金只能靠自己。于是,他们向朋友、亲戚一遍遍讲述创业方案,努力说服对方,终于凑齐了40万元。2013年3月,4兄弟在白泉镇小展社区承包下20亩地,挖塘搭棚,下田当起了“泥腿子”。
泥鳅兄弟勤创业
1个大棚、9口苗塘……渐渐地,泥鳅养殖基地雏形初现。随后,“泥鳅兄弟”又斥资20多万元,引进个大体肥的优质品种台湾泥鳅用于繁殖生产。很快,40万元启动资金被花得一干二净,几个小伙穷得揭不开锅。
这时,胡秀峰提议,在养殖场里种些蔬菜,自给自足,解决生计问题。种地,对于这些农家娃来说并非难事,塘埂上很快就种满了西红柿、大白菜、豌豆等各种蔬菜。想不到的是,不起眼的塘埂竟产量惊人,有大量蔬菜剩余。于是,他们把蔬菜卖掉,购买更多泥鳅苗。
那阵子,他们常常凌晨起床,踩着载有几百斤蔬菜的三轮车,去市场占位卖菜。“起初,我们都很腼腆,不好意思张嘴叫卖,一天都卖不出多少,可一想到养殖场需要钱,大家都豁出去了,整个菜市场就数我们的吆喝声高。”王小军颇为自豪地说,有一晚,他们赚了500多元。
“通宵卖菜虽然苦,但和养泥鳅遇到的困难相比,根本不值得一提。”因缺乏大规模养殖经验,养殖泥鳅栽了不少跟头。对此,王小军记忆犹新。
2013年6月,首批泥鳅出塘在即。一天夜晚,养殖场突然停电,为泥鳅塘增氧的一个水泵停止运转近一个小时 。等巡夜的贺龙兴发现异常时,整整一塘泥鳅、近10万条都死了。这对急需回笼资金的养殖场来说,无异于晴天霹雳。兄弟4人一边默默吞下苦果,一边加强夜间值班,轮流巡塘。王小军戏谑地说:“养泥鳅可不容易,稍有粗心大意,它们就跟你玩命,几万条几万条地死给你看!”
资金匮乏、经验欠缺、技术瓶颈……这些一度困扰养殖场发展的难题,并没有难倒心怀梦想的4个年轻人。“创业哪有一帆风顺的,经历困难是正常的。只要挺过去,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养殖场的成功,还有宝贵的人生阅历。”正是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,让“泥鳅兄弟”逐渐走向成功。
天道酬勤苦为乐
在前阵子举行的“创青春”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,“泥鳅兄弟”的参赛项目“舟山台岛鳅业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”从10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,获得了计划类农林渔牧方面的金奖。
小小的泥鳅养殖为何能受到评委青睐?养殖场简陋的平房内,王小军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泥鳅炖豆腐,回答了这个问题。“传统的土泥鳅,个小肉少,养殖周期长,利润少;而我们养的台湾泥鳅,平均一条重2两,个大肉肥,口感鲜美,更具市场前景。”
除了引进品种,技术创新是“泥鳅兄弟”获得成功的又一关键。经过6年努力,王小军等人在浙江海洋学院硕士生导师储张杰博士的带领下,突破了泥鳅育苗的关键技术——泥鳅幼苗敌害豆娘幼虫的防控。利用人工育苗技术、开口饵料技术和敌害防控技术等三大核心优势技术,泥鳅成活率从5%提升到了50%,而繁育成本下降一半多。
2013年6月,获得首笔销售收入3万元;2014年1月,接到温岭客商的第一份大额订单,并正式注册成立“舟山台岛鳅业有限公司”;2014年夏季,是养殖场丰收的季节,安徽、重庆、湖北等地的订单纷至沓来……“泥鳅兄弟”一步一个脚印,梦想的光芒照进了现实,2014年公司销售额达150万元,前来洽谈合作养殖的客商络绎不绝。
“我们打算在这里建一个实验室,继续提高养殖技术。”说到对未来的憧憬,王小军信心满满。新一年,他们既要巩固原有市场,又要加快建立合作养殖基地,在全国各地推广他们的苗种和技术。其中,江苏连云港的合作基地将继续拓展韩国、日本等海外市场,让泥鳅“游”出国门。
>>>农业创业故事农村创业故事5篇经典荟萃 篇四
小小金瓜蒌致富“摇钱树”
“瓜蒌,又称为药瓜、吊瓜,瓜皮、瓜籽、废弃根茎均为上好的中药材,一年栽种,可连续收益5年至7年,亩均年纯利润可达3000元以上。金瓜蒌如今成了我们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‘摇钱树’。” 昨日,罗山县田堰村支部书记孙大胜兴奋地对记者说。
田堰村陈湾组贫困户陈文荣是依靠瓜蒌脱贫致富的典型。他家里7亩地,夫妻俩都已50多岁,两个女儿都在上大学,以前仅靠种水稻,每亩纯收入不足500元,孩子上学费用全靠向亲朋好友借和贷款,是村里出了名的困难户。2016年,在村里动员扶持下,陈文荣家的7亩地全部种植瓜蒌,去年亩纯收入达到2120元,他一下变成了村里的脱贫能手。
提及瓜蒌,不得不提敢于第一个“吃螃蟹”的人——驻村第一书记候鹏。2015年8月,候鹏从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下派任驻田堰村第一书记。“贫困户要想彻底拔掉‘穷根’,持久增收,就必须有一个好的产业来带动。”候鹏说。听说瓜蒌是个致富的好东西,候鹏带领村班子成员,通过实地走访考察后,一方面向上级争取扶贫项目资金,一方面逐户入户动员贫困户转变种植观念,随后又聘请技术人员,对农户进行培训,购买瓜蒌种苗,签订保底价回收协议,很快就让贫困户见到了效益。
“脱贫致富不能光靠‘输血’,增强贫困户的‘造血’功能才是最重要的!我们村去年引导帮扶了20户贫困户种植了100亩瓜蒌,户均增收5000元。今年,我们将完善‘农场+贫困户+种植户’一站式服务的模式,继续与罗山县文泽农业有限公司签订合同,去年瓜籽协议保底价是15元/斤,实际收购价是23元/斤。我们村有77户贫困户,去年脱贫了17户47人。”孙大胜说。
脱贫致富,产业带动。据统计,罗山县仅去年以来,产业扶贫专项投资就达1200余万元,带动贫困户860户,户均增收3000元,当地贫困家庭正乘上“产业扶贫”的快车,驶入脱贫致富的快车道。
农村创业故事5篇经典荟萃 篇五
叶伟平
杭州市淳安县石林镇养鸡户叶伟平曾经一度愁眉苦脸,开始养鸡愁的是看了十几本养鸡书觉得那些方法都不适合自己,书里将缩短饲养期,而他想延长饲养期,那样肉质才更好;后来叶伟平按照自己的套路,养殖儿时记忆的鸡,除了野外觅食外,他会喂自家种的玉米粒,甚至加点名贵草药拌饭……去年因为早早卖光了五六千只鸡,他开始愁鸡卖脱销许多订单发不了货被淘宝处罚。叶伟平养的鸡价格可不便宜,最便宜168元一只,最贵698元一只。对于怀疑的人,他打出了“不是儿时记忆就免费”的广告。结果笼络了众多吃货粉丝。2016年,叶伟平网店销售额达100多万元,仅毛利润就有50多万元。
农村创业故事5篇经典荟萃 篇六
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
重庆市酉阳梁家堡村村民冉俊万,通过几年时间的自主创业,从贫困户变身为拥有蔬菜基地、药材基地、乌鸡养殖场的致富能手,为当地70多个贫困家庭搭建务工平台,成为了当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。
2012年,常年在外务工的冉俊万回到家乡,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,在村里建起了一个小型的蔬菜基地,不过由于经验不足、销售渠道不畅,创业的第一年,冉俊万血本无归,成了村里的贫困户。
在街道办事处和村支“两委”的鼓励支持下,冉俊万借钱发展产业,从单一的蔬菜种植,向蔬菜、中药材间种转变,到2016年,种植规模达到1000多亩,带动周边70多户贫困户就近务工,他不仅成功脱贫了,还有了积蓄。
农村创业故事5篇经典荟萃 篇七
养蝎之路
2008年初春的一天上午,窗外阳光明媚,暖风习习,我在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街道办事处上班,一个人坐在宣传室电脑桌旁,修改一篇有关“亳州首届道德模范人物”、“中国好人”张西军先进事迹的通讯稿件《用丹心谱写人生的赞歌》。突然,“叮铃铃,叮铃铃……”清脆的电话铃响了。
我拿起电话听筒:“喂,您好!”
“金玉,我是文峰,不会玩电脑,想请你帮助我从网上查看一下养殖蝎子的相关资料。”电话那边传来朋友张文峰熟悉的声音。
“嗯,好的!文峰哥,你想饲养蝎子是吧?”
“嗯,我姨夫做药材生意,听他说蝎子是名贵中药材,价格挺高,销路也不错,他建议我饲养蝎子,我想先了解了解。”
“你今年不外出打工啦?”我问他。
“嗯,打工太累,还不自由,吃苦受累的,一年也挣不几个钱,我想创业!”
“哥们!你能这样想就对了,算你有志气!”尽管我们没有面对面交谈,我还是不由自主地翘起一个大拇指。
“嘿嘿嘿!这几年我在温州打工,看到温州人家家户户比着创业,大老板、小老板遍地开花,家家富得冒油!自己给人家打工挣钱真是窝心得慌。.。.。.”
“那好吧!等下班后我帮助你从互联网上搜索一下养殖蝎子的相关材料,整理后再打印出来交给你。”我不想占用工作的时间办理个人的私事,所以才这样说。
“谢谢老弟!抽空我请你吃饭。”
“咱哥俩没必要客气!先这样说!”我放下电话的听筒。
中午下班后,我没走,一个人仍然在办公室里守着一台电脑,将修改好的电子版通讯稿件保存下来,移动鼠标,帮助朋友从百度里搜索养殖蝎子的相关资料,搜着搜着,央视频道“生财有道”栏目报道养蝎先进事迹《退伍老兵养殖梦》视频映入我的眼帘,好奇心驱使我打开视频观看观看,很快就被该视频中感人的故事吸引住了。内容讲述的是养蝎人梅好,原本是一名有20年经历的侦察兵,退伍以后放弃部队分配的工作自己搞养殖,之后梅好通过养蛇、养猪、养鸡都屡遭失败,夫妻之间也闹的不可开交最终离婚,梅好在山间发现蝎子,之后毅然决定开始养蝎子。最终通过梅好的不懈努力,养蝎子给梅好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。
我被梅好放弃部队分配的工作,勇敢创业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,更被他创业成功致富所打动,联想到自己大学毕业后踏入社会以来,先后任职于少年之友报社、青年导报社、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街道办事处,从事新闻工作多年,囊中羞涩,在市区一直买不起房子,只能租赁别人的三室一厅使用,我和妻子的工资加在一起每月不足3千元,除去供孩子上学、房租、水电、人情礼份、逢年过节走亲串友、日常生活用品开支外所剩无几,生活得很不如意,每当看到那些学历不高同龄人,却因经商创业致富,住着高级别墅,开着豪华轿车,手头阔绰,心里很不平静,难免有一种难言的滋味。.。.。.
我暗下决心,自己也要创业!我从互联网上了解到养殖蝎子确确实实是个朝阳黄金项目。蝎子是传统的名贵中药,具有防治风湿关节炎、腰腿头痛、四肢麻木、口歪眼斜、半身不遂、偏瘫等多种疾病的奇特功效。目前用蝎配成的中成药有60多种,以蝎配制的汤剂有百余种,世界上许多使用中药的国家,如美国、日本、新加坡、印度等国药用蝎主要从我国进口。随着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人类的大肆捕捉,野生蝎资源日益枯竭,目前蝎子的产量仅能达到市场需求量的30%,货源奇缺,人工养蝎既可保护野生资源,又可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,并具有投资少、效益高、劳动强度低、不污染环境等优点,商品蝎供不应求,价格不断上涨,当时市场价盐水蝎每公斤800元—900元(目前已涨到每公斤1000—1300元),清水蝎每公斤1400元—1600元(目前已涨到每公斤1600—2200元),人工养蝎前景极为广阔!
养蝎子,养蝎子,我也要养殖蝎子!
农业创业故事 篇八
张凯出身于山东德州农村,但他拥有烟台大学学历。
在济南市郊一较偏辟的地段,张凯开办了他的首家“草根”餐馆,餐馆布局平民化、大众化,餐饮服务也均是依照“农家饭”工艺调制,而餐馆的工作人员则全部是进城打工的“草根”。由于餐馆风格别具特色,餐馆经营完全依照“草根”的原汁原味模式,两年来,前来他小店就餐的顾客经常出现爆满和排队现象,他的生意也并没有因地段位置受到影响。
从事探索性“草根创业”的张凯初告成功,他在接受《中国产经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面对经济新形势,如果说需要新的经济元素补给进来激活或振兴时。与其寄望于大企业、大集团等产业规模庞大的经济实体来支撑,倒不如去依托正在试图进行“草根创业”的家庭作坊、村落经济、青年创业等群体来完成。据了解,这不是在自吹,更不是在自讽,而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。
通过亲历创业过程以及对经济发展浅层了解,深有感触的张凯告诉记者,之所以选择自主创业,并且走的是“草根创业”之路,是因为作为新一代青年在发展自我、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,更需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发展责任意识。出身于农村的他,选择“草根创业”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地道的“草根”,而是为实现他在校十年载的一个梦。这个梦就是小张想在毕业后通过试点“草根创业”推动“草根经济”发展壮大,让更多的“草根”实现创业和就业,让社会各界也越来越离不开并倚重“草根经济”。
当然,“草根创业”并非简单地沿袭以往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、从弱到强等空手起家的思想和精神,更主要的是要传承和保留“草根”原有的属性和特性,激发原始的活力和思维,并结合现代手法打造出顺应新形势下的绿色经济主导产业,满足并迎合广大消费者的绿色生态消费需求。
现在,张凯在济南实践的“草根创业”样板工程--农家炒鸡店获得了成功,由于该店保留了“草根”原有风格,店里全部用餐原料均采购于当地农村,使原材料保持住了纯天然、新鲜和绿色,做工则仍采用原始“农家饭”做工工艺进行调制,这样烹制出的食品深受当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好评。一些回头客普遍认为,由于该店从原材料到做工都保持着原有简单、朴素和生态风格,满足了消费者对纯绿色食品的需求。另外,在用餐的同时,切身感受到一种重温儿时向往美餐愿景的微妙感觉,回首着过去,憧憬着美好未来,品味着佳肴,来这里已不是简单的用餐了,更主要的是来放松心情和享受大自然之美的好地方。对此,一些就餐顾客谈及此事是乐此不疲。
目前,张凯的“草根”餐馆历经两年打拼,已从当初不起眼的一家发展到了十余家加盟店,一些加盟店也从偏僻郊区移师至繁华的市区地段,每个店的日均营业额已达数千元,这些加盟店的“草根”员工总人数也已突破200人。如今,张凯的“草根创业”规划预计今年内在当地再开办5家加盟店。
4月12日,“中国农村改革论坛”副秘书长张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,张凯的“草根经济”虽已成熟,但是他的“草根”属性并没有变,他的餐馆始终承诺采用绿色健康的方式来进行餐饮服务,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入了更高的层次。一方面组织农民建立健全生产合作组织,生产健康农副产品;一方面把农村生产的健康食品送到市民的餐桌上来,形成一种良性的健康有机链,推动良性城乡互动。这对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均起着无法估量的巨大作用。
对此,发展“草根经济”,不是经济发展方向的倒退,而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本身,更是经济逐渐在平民化、大众化。还原“草根经济”原始活力,满足“草根创业”需求,由此可能成为未来经济繁荣昌盛的主流。
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农业创业故事(精品多篇)范文。
由小编星可摘你不可得整理的文章农业创业故事(精品多篇)分享结束了,希望给你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帮助。